国家三级中医医院

医患情深映杏林: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

文章附图

2025年5月14日,固镇县中医院妇产科,一封感谢信静静躺在桌面。55岁的金女士将这个夏日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,化作笔尖流淌的温热话语。

时针拨回4月25日。当金女士攥着检查报告踏入妇产科时,春日的阳光正斜斜地洒在诊室窗台的绿萝上。邱艳主任起身相迎:“别担心,我们慢慢来”,声音像春溪漫过青石板,瞬间抚平了金女士眉间褶皱。

然而春光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涌。B超影像中那片“子宫内膜增厚伴不均匀回声”如同初春解冻的冰层下暗藏的裂隙,邱主任凝视着病理报告,指尖在“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”的字样上停留片刻:“这是子宫在向您求救,我们得帮它做个新生。”

4月30日的手术室里,无影灯将妇产科团队的身影投射成守护的形状。宫腔镜器械在她们手中宛如灵动的银燕,精准啄出病灶的同时,始终护着患者最柔软的牵挂。当术后病理报告如惊蛰第一声雷鸣揭示“复杂性增生进展风险”,邱主任握着金女士的手:“这次我们换个方式,给子宫做个彻底的清洁。”

图片

5月5日的腹腔镜手术堪称精妙绝伦。妇产科团队如同守护生命的绣娘,在0.5厘米的微创切口间穿针引线。超声刀的嗡鸣与监护仪的滴答声交织成生命协奏曲,当最后一线缝合完毕,手术室墙上时钟的指针才刚刚转过两圈。

命运的考验总在平静处掀起惊涛。术后第三日黄昏,金女士突然被窒息感攫住,急性肺栓塞!这个沉默的杀手来势汹汹,CTA影像中肺动脉那抹危险的“空白”,恰似暴风雨来临前骤然聚拢的乌云,却撞上了固镇中医院人铸就的铜墙铁壁。

多学科会诊的绿色通道瞬间开启,心血管专家,呼吸科专家攥着治疗方案赶来。连续守在床边,调整抗凝剂的滴速像在雕琢玉器,每半小时记录的凝血指标比春蚕吐丝还要规律。当低分子肝素钠化作涓涓细流注入静脉时,护士们轻声说:“这是春天的雨,润着您的血脉呢。”

图片

护士站的姐妹们用无数个日常瞬间编织着治愈的网。晨光里总飘着她们调整被角时的细语叮咛,最令金女士难忘的,是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护理细节:腹部不适时,护士总会及时送来温热适中的热奄包,用艾草与粗盐混合的香气舒缓紧绷的神经;深夜查房时,她们会特意放轻脚步,却总能在金女士微微辗转的瞬间点亮床头灯;这些细碎的暖意如同春雨,悄然浸润着每个疼痛的褶皱。

如今站在妇产科门前,金女士抚着已无病痛的腹部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敬意。感谢信里里没有惊心动魄,只有晨光里护士鬓角的汗珠,午夜值班室透出的暖黄灯光,还有邱主任查房时永远微倾的身子——这些细碎的暖,终汇成照亮生命寒夜的星河。

在固镇县中医院妇产科,每面锦旗都是未干的墨迹,每封感谢信都藏着未说完的故事,让冰冷的医疗器械有了掌心的温度,让消毒水的气息混着艾草香,编织成最动人的生命诗篇。